恐慌時買進,可加速「個人式填息」
分清楚「現價殖利率」和「成本殖利率」的差別,就能明白大俠接下來要說的「現價填息」及「個人式填息」的差別。
新聞講的填息,是參考除息前一天的價格,也就是「現價填息」;長期投資人的填息,是參考個人買進的價格,也就是「個人式填息」。
大俠用2020年的兆豐金來舉例。2020年8月13日,兆豐金以32.35元除息1.7元後,股價一路滑落,最低曾跌到27元。所以在帳面上好像看到了貼息5元多,這是指在32元後才買進的投資人。
然而,對於早在2018年~2019年中美貿易戰買進24元或25元兆豐金的投資人,27元這個價格對他們來說有貼息嗎?沒有,而且統統完成了「個人式填息」。就算是2020年3月疫情恐慌時,以26.2元買進兆豐金的投資人,也頂多在除息後短暫貼息了幾天而已。
所以說,貼息或填息與否,都跟自己進場買進的價格相關;如果能多趁恐慌回檔時買,不僅個人持有的成本殖利率會較高以外,還能讓自己快速完成個人式填息。
如果恐慌不多買,等到市場回溫、股價狂漲,才想要大量進場,只會讓自己的成本殖利率往下掉而已。
所以囉,投資為何不反過來呢?股價高漲時咱們休息看戲,股價崩跌回檔時再進場買進,如此投資真的是輕輕鬆鬆、簡簡單單。
只要弄清楚長期持有者的「個人式填息」及「成本殖利率」,那麼你就會跟大俠一樣,懶得常常買進賣出、跑來跑去囉!(本文摘自《股息Cover我每一天》第一章)
小檔案_大俠武林
專職投資者,出生於1985年,攻讀北部國立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期間暫時放下學業,與友人合夥創業創辦工作室從事教育軟體開發。30歲即累積千萬元資產,35歲離開職場,活躍於網路社群,推廣長期投資教育。
投資初期使用技術分析派方法賺取價差獲利,持續4年發現資產增加效果不如預期,自此將核心信念轉為「長期持有完整的市場合理報酬」。2017年開始專注執行布局優質股,平時紀律投入資金,並利用中美貿易戰、肺炎疫情所造成的市場恐慌、外資賣超金融股等大型回檔,逢低大量布局增加股數,成功讓資產有效放大。
持股比重最高的股票為官股金控兆豐金,2020年存到502張,實領股息約83萬元;2021年除息前累計持有600張兆豐金,實領股息預估92萬元。認為個人投資心法可濃縮為24字箴言:「專注本業,閒錢投資;資金控管,分批進場;找到週期,逢低布局」。
FB粉絲頁:大俠武林
著作:股息Cover我每一天:600張存股達人絕活全公開
博客來購買連結
延伸閱讀
▶人人都在追買台積電,為何他只鍾愛一檔兆豐金?金融股大俠:分批買,你的人生會更輕鬆
▶大俠武林公開投資祕訣:我是如何在36歲存到600張兆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