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上大學時,適逢千禧年前的萬點熱潮,所謂「多頭人人是老師」,看到大家都在賺錢,也激起我對股票的興趣。當時黃培源的《理財聖經》狂賣,這本書的立論很簡單,就是不要把錢放在銀行,以免被通膨侵蝕,而是應該投資房地產和股票。又因為一般人很容易犯3個錯──選錯標的、選錯買進時機、還有選錯賣出時機,因此應該分散投資、分批買進、長期持有,只要「隨便買、隨時買、不要賣」,藉著20%的複利效應,就可以在數十年後成為億萬富翁。
當時萬寶網站上,有位以價值分析聞名的「怪醫」,後來跑到聚財網,網名改成「高深莫測的高手」,留下的文章到現在都還能從網路上找到。他自創了一個公式來評估個股的投資價值,這個公式把公司近5年股東權益報酬率的平均,再減去1.29個標準差作為安全邊際,計算3年後的複利淨值後,乘以定存的倒數作為理論價格。於是我也拿起計算機,依照怪醫的方式去計算一些股票的報酬率,結果好得不像話,就好像發現聚寶盆一樣,他可以說是我在價值投資路上的啟蒙者。
遇上台股萬點熱潮,未成年就開戶買股票
2000年代的台灣股市,主流逐漸從金融、資產股,移轉到了電子股,由於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以電腦相關代工為主的台灣電子業獲利跟著節節高升,金融資產股則步入了長空,華碩(2357)在1996年的時候以108元掛牌,短短幾個月就漲到890元,成為新一代股王。這個年代的股王變動很快,1999年廣達(2382)最高850元,2000年威盛(2388)最高629元,2001年的禾伸堂(3026)最高曾漲到999元,只差1元就可以突破千元大關。
在新一波的狂潮當中,「新經濟」取代了「舊經濟」,網際網路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世界經濟的運作模式,衡量公司的價值不再是靠「本益比」,而是「本夢比」;只要畫出來的餅夠大,即使公司沒賺到什麼錢,股價一樣可以漲到天外天。那個時代的台灣經濟,似乎看不到一點烏雲,報章雜誌上所看到的都是樂觀的願景:
「買錸德3年賺10倍」
「買華碩5年賺30倍」
「聯電五合一企圖超越台積電」
「威盛稱霸全球晶片組市場」
那時每個月都可以看到個股營收又創新高,大家都覺得這次有實際獲利支撐,所以和過去的股市泡沫不一樣;名嘴宣稱電子股的合理本益比是25倍到35倍,榮景似乎可以持續到永遠;登上萬點時,散戶群聚在號子裡開香檳慶祝,討論的是未來究竟是上看1萬2,000點還是1萬5,000點。
當時我也沉浸在樂觀的氣氛當中。除了《理財聖經》之外,又找了幾本跟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相關的書,天真的我靠著這幾本書給我的信心,就自以為有了長期投資的心理準備。
因為當時尚未成年,只能拉著父母帶自己去開戶,並且把從小省下來的零用錢和壓歲錢,加一加大概10萬元左右,拿去買了兩檔股票,一檔是食品股佳格(1227),另一檔是自行車零組件廠利奇(1517),為什麼會挑這兩檔股票?我可是有做過功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