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強烈地建議要養成瀏覽DM的習慣,這是為了培養看房子的sense,常常去看房子,愈看才會愈有感覺,愈看才能愈清楚自己喜歡的房子長什麼樣子。
各種房屋的DM都是我用來了解周邊開價行情的參考資訊,不管是各大房仲公司印製的DM,或是丟到郵筒內的黃單廣告(俗稱小蜜蜂),甚至貼在路燈杆上或是外牆上的小張DM,我都會撕來看。
蒐集各式房屋DM可說是我的習慣與嗜好,不管有沒有購屋需求,基本上我只要拿到DM都會大致瀏覽一下,然後把我喜歡的物件圈起來,放在餐桌上,等永康下班回家後,他有空就會拿去看,甚至連蹲廁所的時候也看,順便打發時間。他的習慣跟我一樣,也會把他看上的物件圈起來,只要我跟他一起看上、圈起來的房子,我就會進一步打電話過去問:這間房子在哪裡、室內實際使用坪數多少、屋齡多久、是一手屋,還是投資客的房子?如果覺得開價還算合理,我就會約時間去看房子。
注意總價與坪數,以計算合理價格
不管當下有沒有買房子需求,或是想買房子、但是自備款還沒存夠的人,只要未來有可能需要買房子,我強烈地建議要養成瀏覽DM的習慣,只要有看到喜歡的房子,就算沒有立即要買,都可以約時間去看看,為什麼呢?這是為了維持、培養看房子的sense,常常去看房子,愈看才會愈有感覺,愈看才能愈清楚自己喜歡的房子是長什麼樣子,就好像玩股票的人即使遇到空頭市場、市況不佳的時候,依然會小試身手,維持「盤感」。
這也是為什麼我在買第二間房子的時候,早上看、中午斡旋、傍晚就成交的主因。因為當初為了換屋,我跟永康已經看了上百間房子,才能在看到現在自住這間房子時,就馬上知道:這就是我們要的房子。
看DM時,要看哪些資訊呢?第一、看總價;第二、看坪數。先以總價除以坪數,看看屋主一坪開價多少?如果開價還算合理,就可以過第一關。但是除了每坪單價合理外,也要看大約的總價,如果明明只買得起一千五百萬元的房子,卻看到總價四千萬元的房子,每坪單價再怎麼便宜也沒用。
像我家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附近的行情,中古大廈約是每坪七十萬元成交,但屋主若開到九十幾萬元或一百萬元,未免也太唬人了,獅子大開口,像這種心理預期價格很高的物件,我也不會浪費時間去跟他慢慢耗,因為再怎麼降價,他也不可能降那麼大的空間。
另外,如果看到每坪單價特別便宜的,也要小心。像我前不久才在師大路上看到一個每坪單價只要五十九萬元的公寓,使用空間、坪數都滿大的。我就很好奇打電話去問,才發現這是一間把四樓的公寓跟地下一樓的權狀綁在一起銷售的房子,因為地下室很便宜,所以算起來平均單價五十九萬元,讓買方覺得買到賺到。這種罕見的物件,我也不會去貪小便宜,因為地下室根本就等於閒置空間,就算要租也可能租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