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面對歐洲看似揚升的通膨風險,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 ECB)接連宣布兩次升息,時間分別在4月和7月。ECB對此向市場宣示,歐洲央行對於貨幣的發行是具有責任的,採取緊縮措施意味其刻意彰顯與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寬鬆貨幣政策不同。
和此共同搭配的是,自2010年歐豬五國(PIIGS,即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希臘、西班牙)債信危機浮上檯面以來,從震央國希臘,到德、法兩國,再到南歐的義大利和西班牙,都採行了撙節財政支出的舉措,包括節省公共和福利支出、提高稅負等。
經過這麼多的「積極」財政和貨幣手段後,歐債和歐元信心照說是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特別是我們對照一下同期的美國:Fed在第一次的量化寬鬆之後,繼續於2010年底續推第二次量化寬鬆,歐巴馬主政下的美國政府更是一再調高舉債上限。大西洋的此岸,迥異於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採行財政和貨幣同步擴張的手段,迄今仍未調整。
單看上面的描述,如果你是個「理性」的貨幣或國債投資人,相信你一定會選擇買入歐債歐元、賣出美元美債。但2011年8月後,命運揭曉,選擇在2010年投入美元美債的投資人,大獲全勝;選擇投入歐元的投資人可能還好,若是投入歐債標的,可說是慘賠收場。
歐債危機禍源不在債務,是在經濟不好
歐債危機基本上並非純「債務問題」,先來看看兩張圖,第1張是各國政府赤字占收入比,可以發現歐元區主要國家除了希臘之外,大部分國家的財政赤字,特別是和這次躲過債務危機的美、英、日相比,都來得健康許多。
再看另一個更具有代表性的數字,也就是各國政府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這數據更具代表性的原因在於,GDP可以視為一個國家所有人民在1年中的產出,也就是1年可以產出的財富總值,來對比這個比率,就可以知道這個國家「償債能力」的優劣。
而在這數據當中,可以看到自金融海嘯以來,各國債務占比皆呈現上揚,歐豬核心國家西班牙、義大利,相比之下並不是最為嚴重的。其中,義大利債務占比增幅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國家中最小,西班牙債務占比則低於OECD主要國家。
講完這兩個數據,或許你還不能體會為何我說歐債問題並不是債務問題,我來做個簡單的計算好了,以我們最熟悉的台灣為例,台灣2010年的財政赤字約為新台幣2,900億元,這絕對數字看似驚人,但同期台灣的GDP約為新台幣14兆元。也就是說,若台灣的GDP不變的話,台灣每年增加的赤字會提高赤字占GDP比的2個百分點,也就是台灣的負債比會從40%→42%。
就算台灣今天開始經濟零成長,而政府維持同等的赤字規模,那大概需要10年的時間達到今日法國的債務水平、90年的時間達到今日日本的債務水平。因此,若把上面這個情況套用到歐洲諸國,例如義大利,因為其政府赤字占收入比還比台灣低了5%,所以讓債務占GDP比重上升的速度還會更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