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的可以高枕無憂嗎?當前市場究竟在擔心什麼?義大利的GDP成長,經過前兩年較低的基期,卻仍沒有顯著成長,過去兩年以德國為主導者的貨幣和財政緊縮政策,已經讓義大利的經濟成長重新陷入衰退邊緣,如果趨勢不變,那麼最終導致義大利像希臘一樣的結局,也是遲早的事。
如今你就可以知道,為何歐洲一連串的財政和貨幣緊縮政策不但無助於建立市場對歐債和歐元的信心,反而產生負面效果,原因就在於若是經濟沒有成長,那債務就會顯得更為巨大,難以解救,債務是果,不是因。
英國寬鬆貨幣得當,海嘯後表現勝歐陸
目前歐洲扣除德國和法國,幾乎所有的歐元區國家,已經重新面臨經濟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的危機了。究竟,未來歐洲還有沒有救?
在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一海之隔的英國。2010年8月,英國保守黨黨魁結束工黨長達13年的執政。在工黨執政13年期間,英國經濟雖表現不差,但也留下高漲的赤字,在7大工業國(G7)居首。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上台後,推動了堪稱英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財政緊縮計畫,從稅收和支出著手,全面削減英國政府的支出。在英國甫走出金融海嘯的陰影下,無非讓人擔憂英國可能受到嚴重的二次衰退危機衝擊。
但以結果論來說,英國相較歐陸好得太多,並沒有爆發全面的債務危機。原因就在於,雖然英國政府採取緊縮措施,但英國央行從金融海嘯以降,就採取了正確的因應措施。若比對了歐陸和英國的情況,會發現風暴初期歐元高漲,殘害了歐洲的出口競爭力,僵化的貨幣政策不但體現在匯率上,也出現在對於寬鬆貨幣政策的猶豫。
英國則採取和美國亦步亦趨的步調,甚至是比美國更為激進的寬鬆貨幣規模。也就是說,英國採取裝死的「以鄰為壑」政策,藉由低估的英鎊讓英國在此次經濟衰退中前期的表現勝過歐陸,身為次貸風暴震央國之一,能有這樣的表現,著實令人驚訝。
復甦的中後期,英國的通膨逐漸升溫,但英國央行並沒有因此改變貨幣政策,一直維持0.5%的利率水平沒有變動。甚至在歐債危機日益擴散的2011年10月時,還領先歐陸和美國,重啟規模達英鎊750億(約合新台幣3兆5,173億元)的量化寬鬆政策。可以說,英國央行的沉穩態度為英國財政改革爭取了時間和空間,也走出一條和歐陸不同的道路。
不過,英國的危機仍未解除,和美國相較,英國的經濟成長率偏低,僅在1%∼2%間游走,但核心通膨始終難以回落,也就是停滯性通膨的情況明顯。
然而,對於有債務危機的國家來說,出現通膨是比通縮理想的,因為通膨可以讓債務縮水,即使經濟成長率低,債務壓力還是可以減輕。更何況英國經濟成長雖低,仍舊比南歐諸國高出一截,意味英國的償債能力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