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市場曾經大流行過一個效率市場理論:「隨便買、不要賣,當投資時間拉得愈長,對大部分的投資人來說,就能夠賺到錢。」為什麼呢?因為在過去的30多年裡,全球主要股市,無論是歐股、美股、台股,大部分時候都是多頭行情,上漲的年份遠多於下跌的年份。
這意味著投入一筆資金到資本市場裡,多半是可以獲得不錯報酬的,可是⋯⋯「早知道美國科技泡沫會崩盤,就該提前獲利出場,那我的報酬率就會⋯⋯」、「早知道次貸風暴這麼嚴重,我就不玩了,也不會賠得⋯⋯唉!」是的!你可能只是在一、兩個時間點沒拿捏好退場時機,結果就是天壤之別!
一般投資人容易忽略的是:在「多轉空」的行情中,如果賠掉30%,那未來「空轉多」必須得漲43%才能回本;如果賠掉50%,未來要從空轉多的行情賺回來,需要有100%的報酬率;萬一賠掉70%,那未來得有233%的報酬率才能回本。而每一次大空頭降臨,手上股票腰斬,甚至慘跌60%、70%大有人在。
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空頭市場只是股市循環中不可避免的一個過程,我們怕的其實不是空頭來襲,而是每次空頭市場一來,青山都燒光了,那麼就算市場之後漲回來,意義也不大,不是嗎?很多投資人在市場中忙了幾十年,滿頭大汗,最終結算卻往往是白忙一場,原因正是如此。
所以,我認為,學習投資應該從「如何避開超級大空頭」開始,畢竟避開每次可能讓我們損失慘重的風暴,永遠都該是長期投資致勝的第一要務。
看清大空頭來臨前的泡沫,見好一定要收
然而,泡沫就像是強力化肥,讓果實愈來愈香甜,成熟所需的時間也愈短,讓人不得不愈來愈沉溺其中,不加入都覺得對不起自己。一旦體力耗盡,公主的馬車變回南瓜,套在山頂的投資人往往是血本無歸。
但話說回來,泡沫必然是榮景失控後產生的,我們怎麼知道現在是「正常的榮景」,或是已成為「過熱的泡沫」呢?就算我們知道它是泡沫,但我們怎麼知道泡沫何時將破滅呢?
對大部分的投資人來說,「見好不能收」是最常見的情況。為什麼呢?因為在泡沫的氛圍下,違逆市場一致看好的方向是需要無比勇氣的,特別是在短期內、甚至是不算短的一段時期內,面對成日飆漲的行情,還必須忍受來自自身以及他人對於此判斷正確與否的懷疑,最後往往是忍不住再度進場。終究,大部分的投資人還是無法全身而退,上漲時也10成多單,崩跌下來還是10成多單抱牢牢,歷史悲劇不斷重複上演。
幾乎當我們進入投資領域的第一天起,就不斷被洗腦所謂「長期投資」的魔力。無論進場點為何,總是有人會對我們說,股市長期向上,因此在上漲時要買,下跌時更要買;多頭來時用力買,空頭空襲時更要危機入市,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買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