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獲利術

新上市ETF回測數據好亮眼?艾蜜莉:破除「新比舊好」迷思,3風險不可不慎

撰文者:艾蜜莉 更新時間:2025-02-20 瀏覽數:477

關鍵字:

存股 ETF 高股息 交易成本 管理費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常常騎驢找馬選ETF,就像有了交往穩定的男女朋友,結果每天滑交友軟體,想看看有沒有更好的選擇,結果一直換,最後可能兩邊都沒了。當你一直覺得有更好的選擇,可能就把最適合的那一個丟掉了。

如果有一場「ETF選美大賽」,應該很多人都是評審長。常常收到網友大大跟我分享新的ETF,問說「能不能買?」今天看高股息ETF,明天又愛上市值型ETF,後天覺得REITs好像也不錯,因此常常在淘汰舊ETF,迎接「更好看」的ETF。

例如,這陣子又有很多檔新的ETF推出,不少人在問:
「我覺得這檔ETF殖利率比較高,是不是該換?」
「可是這檔的管理費更低!不換會不會吃虧?」
「還有這檔是全新策略,市場第1檔,感覺很有潛力!」


常常比較新ETF的數據、手續費、殖利率,最後又陷入選擇障礙,腦袋處於「該不該換」的無限循環模式…。

不過,這樣換真的有比較好嗎?老實說,應該是沒有比較賺。常見的狀況是,剛換過去新的ETF就跌,結果原本那檔ETF卻漲了,最後不但賠了交易成本,又賠了手續費。

其實,投資ETF不是「換來換去找最好的」,而是找到適合自己投資需求的標的,然後長期持有。之前看到一個比喻,很不錯又好笑——常常騎驢找馬選ETF,就像有了交往穩定的男女朋友,結果每天滑交友軟體,想看看有沒有更好的選擇,結果一直換,最後可能兩邊都沒了。當你一直覺得有更好的選擇,可能就把最適合的那一個丟掉了。

簡單來說,ETF本身的設計,就是讓投資人穩穩跟隨市場成長,而不是讓我們天天盯著標的、換來換去,如果抱持著「新東西比較會漲」這種迷思來挑ETF,不但可能會錯過原本的好標的,還會:

1.增加交易成本(手續費、價差)。
2.ETF推出的時機可能不對(股市高點)。
3.新ETF風險更大,選股邏輯還沒經過市場時間驗證。

台股其實已經有不少經過時間考驗的ETF了,這些長壽ETF,經歷10年、20年的市場震盪,穿越了股市的多空、金融風暴,最終仍然成長,這些都是值得長期持有的標的;而那些剛成立、還沒經過時間考驗的ETF,光是看回測或是短期績效表現好,就急著換過去的話,其實有風險,而且還會多付出交易成本。

不管是ETF還是投資這件事,關鍵不在於快或新,長期執行雖然乏味,但誰能耐住性子,讓時間幫我們工作,才能真正參與長期成長機會。

溫馨提醒:以上非任何形式個股買賣建議,投資之前請獨立思考、不要跟單,自己為自己的錢負責喔!

本文獲「張紫凌」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主動式ETF、被動式ETF哪個好?股海老牛:開對車比開快車更安全!
2024股民最愛10大ETF出列!00878、0056、00919再度霸榜!這檔有望成為「市值型一哥」?
ETF定期定額大衰退、存股族大逃亡?006208超車0050、0056,有望成新世代「存股王」?

1982年生,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180萬元本金滾成600多萬元資產,著有《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

【Facebook】
艾蜜莉—自由之路
【個人網站】
艾蜜莉—自由之路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