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新任總統大位確定由代表共和黨的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坐鎮後,各界開始推估,在川普主政的4年任期中,哪些政見可望發展成政策、哪些產業將因而受惠。這其中,關於醫療改革、發展的相關政見,如降低處方藥價格、減少產業監管、加速新藥審批程序,以及脫鉤中國供應鏈等等,被視為新政府較明確的政策走向,生技產業因而備受矚目。法人普遍認為,美國生技產業在川普2.0登場後有機會展演榮景,而台灣生技廠商則將因布局美國市場、或受益轉單效應,業績有望獲得提振,股價可期。
川普2項新政
將替美生技業挹注活水
眾所周知,美國醫療與藥品費用高昂,招致民怨,龐大的國民醫保支出亦久被詬病,是導致美國政府預算赤字的元凶之一。川普勝選前後皆曾多次表態將積極處理此一沉痾,他的做法是進口國外較便宜的藥品,利用市場的自由競爭機制,降低處方用藥的價格。另一方面,他宣稱將減除政府對醫療產業的干預與監管,讓川普政府成為生技製藥業追求創新與效率的助力。
法人認為,川普新政中的「自由競爭」及「法規鬆綁」這2項態度,可望為美國生技產業注入生機。永豐投顧表示,一個尊重市場價格的環境,能提升藥廠開發新藥的意願,有利整體生技產業的發展。此外,川普意欲簡化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審批程序,更是從實務面去縮短新藥與醫療設備的上市時間,對生技廠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