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調整投資組合
40%配置於股票資產
長期來看,股票仍將是驅動報酬的資產類別,尤其大量科技支出所帶來的利多效應逐漸顯現,企業獲利持續成長,不過當前評價偏高。
債券市場的部分,與過往相比,實質利率仍極具吸引力,固定收益資產現在更重視收益而非存續期。另外,非投資等級債的技術面和基本面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好,不過分散性也大(各區域和產業的表現差異大),因此選擇性地承擔信用風險非常重要。
隨著全球央行開始非同步降息週期,亞洲部分地區能提供不錯的殖利率和總報酬機會。實體資產,如黃金和比特幣,也已經成為具吸引力的多元化工具。
當今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但機會也同樣存在。美國儘管有必須面臨的風險,但仍是一個獨大的經濟強國。我們認為,資產配置可以逐步向「40:50:10」邁進,其中40%投資於股票(以科技為主的成長動力),50%投資於優化固定收益(透過利差以有吸引力的實際利率獲得更多收益),以及10%投資於低相關的客製化交易(通常與信貸和房地產相關),形成一個能夠應對未知情況發展的投資組合,並利用已知的訊息,在未來各種潛在結果下,發揮作用。
小檔案_Rick Rieder
學歷:貝萊德全球固定收益投資長暨環球資產配置投資團隊主管
經歷:美國財政部融資委員會副主席、美國聯準會金融市場投資諮詢委員會委員
現職: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MBA
延伸閱讀
▶川普重返白宮,美國經濟怎麼走?考量4因素,放緩降息步調恐是Fed必要之舉
▶輝達股價持續創高!下一階段成長重心在消費市場,專家:台廠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