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截至7月15日止,台灣加權指數一度突破2萬4,000點,漲幅更高達33.18%,亮眼成績雖是投資人所樂見,但以之前專欄中所提到的「報酬順序風險」,對還在累積財富階段的年輕人,反而不利於退休規畫。因此,就需透過筆者也曾介紹過的「生命週期投資法」(Lifecycle Investing)來降低風險,本期再做進一步說明。
所謂「生命週期投資法」是由兩位耶魯大學教授伊恩.艾爾斯(Ian Ayres)與貝利.奈勒波夫(Barry J. Nalebuff)所提出,主張如果依照生命不同階段,靈活運用槓桿投資,相較於傳統方法,可以降低風險,並獲得更好回報。
傳統配置對於股債比例,是依年齡來決定分配。即年輕時因為風險承受度較高,可配置較高比重的股票,例如股9債1。然後隨著年紀增長,逐漸降低股票比重,等到退休時,可能就改為股6債4的投資組合。但這種做法的問題在於,投資前期因為本金小,即使出現牛市,獲利也很有限;等到後期本金變大時,市場報酬對於資產波動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等於投資風險幾乎都集中在後期階段。
而「生命週期投資法」是以終身財富的現值作為分配的基礎。因此在年輕可承受較高風險時用槓桿投資,之後再依照不同階段慢慢去槓桿,到後期才不使用槓桿投資;如此一來,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投資曝險就不會相差太多,可以降低單一年度市場漲跌對資產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