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ETF大熱,讓不少人忽略了台灣的主動式管理基金長期以來,績效表現突出,特別是台股基金,更是持續領先大盤。就以2024年「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台股基金為例,台股大盤指數2023年上漲26.8%,但一般型台股基金的得獎者—野村鴻運基金,年度報酬高達70.3%,大勝指數超過40個百分點,也就是大盤指數報酬乘以2,居然還輸它,確實是夠嗆的績效。而且,野村這檔基金並不是特例,日盛的MIT主流基金年度報酬高達95.7%,野村積極成長、野村成長績效也都超過70%,統一台灣動力有68%的高報酬。整體基金組別的平均報酬達到46.5%,也是大大的超前大盤指數。甚至我還聽基金經理人說過,在台股市場,取得超出大盤指數的報酬,相對來說沒那麼難,難怪連國外基金公司都來打聽,為什麼台股基金這麼厲害。
比較遺憾的是,以往台股基金只要績效一好,就會被贖回,導致操盤成績愈好,規模反而愈小的怪事。譬如日盛的MIT主流基金,目前規模只有約7億元,它成立時,規模一度達到47億元。所幸這幾年像是安聯投信、野村投信、統一投信這些公司,它們不少台股基金長期都交出遠高於大盤的報酬,基金規模終於跟績效正向連動,不然真的太可惜了,但如果跟這2年熱銷的台股ETF相比,主動式基金的規模仍顯得「陽春」。像這次台股科技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獎得主,安聯台灣科技基金,2023年績效為72.4%,過去5年的年化報酬率高達33.3%,但到今年2月底為止,它的規模也只達377億元,最近新熱募的台股ETF——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甫一成立,都還沒有正式的績效,就募集了約1,700億元的規模,這還真是不得不幫台股主動式管理的優秀基金經理人叫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