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初,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宣布,將延長原油減產3個月直到年底,沙國減產100萬桶/日、俄羅斯減產30萬桶/日,總計130萬桶/日,這一舉動無疑加劇油市脆弱的供給平衡。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在9月12日的報告中指出,第4季原油市場每日將面臨逾300萬桶短缺,這是繼2007年以來最大的供應缺口;國際能源總署(IEA)表示,減產的舉措將造成嚴重的供應短缺直到第4季,供給造成恐慌,導致布蘭特原油突破近10個月高點,每桶重返90美元以上。
基期效應+能源價格漲
美國CPI年增率不降反升
油價的上漲,美國聯準會(Fed)興許是最不願見到這狀況的一批人,在施行一連串激進的緊縮政策後,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在今年6月時降至3.09%,但7月與8月卻上升至3.3%與3.7%,除了基期效應外,8月能源價格飆漲也是幕後推手。
原油作為原物料,價格上漲對生產者與消費者都非好消息,尤其生產端將更為敏感,9月公布的8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增率上升0.7%,年增率則上升至1.6%,前值僅0.8%,油價與美國CPI年增率數據更是近乎呈現相同走勢(詳見圖1),在當前升息循環邁入末段,聯準會不敢貿然放鬆,否則通膨一旦復燃,將付出更多代價,這讓人不禁想起1970年代的慘況,由於戰爭、寬鬆的貨幣政策及石油危機,催生美國大通膨時代。
核心CPI數據部分,或許能為市場帶來些安慰,它去除能源與食品價格,6月美國核心CPI年增率4.8%,7月與8月則分別為4.7%與4.3%,呈現持續降溫趨勢,且以往被視為最頑固的二手車價與房屋皆出現不同程度降溫,不過除了住房以外的核心服務價格走升,後續仍不宜太大意。
美銀估計,隨著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減產,以及亞洲需求的增長,在2024年之前,布蘭特原油價格將推高至100美元以上;高盛則是再上調估值,先前預測布蘭特原油在2023年12月將為86美元,2024年年底達到93美元,但該行在最新的報告中表示,由於供應問題,油價可能在明年升至每桶107美元。
資深分析師鍾國忠表示,油價以美元報價為主,兩者多數時間呈現負相關(詳見圖2),通膨反彈與升息隱憂,令美元短線不斷走強,但油價卻同時走升,若市場對美元的期待降溫,則需當心油價有進一步走高的風險。
摩根大通分析師凱利(David Kelly)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也警告,油價的上漲恐會降低消費者支出,這可能使2024年經濟增長放緩。
通膨升溫是否會影響聯準會的決策,這是華爾街當前最關注的事。美國前財長桑默斯(Larry Summers)對於經濟前景較為擔憂,他認為,隨著通膨走強,聯準會將來需要不止一次的升息。
聯準會鷹派態度未變
對於降息不宜過度樂觀
不過,市場上也有期待降息的另一派,近期是以美國銀行家協會(ABA)經濟諮詢委員會為代表,他們認為,隨著通膨明顯降溫,聯準會已完成升息循環,預計明年將降息1個百分點,ABA表示,雖美國經濟躲過衰退,但借貸成本升高,將顯著影響經濟發展,激進的升息舉措影響將在未來幾個月對美國經濟造成壓力,消費者支出與企業投資將減少;通膨率將在明年降至2.2%,而失業率則因經濟放緩,將從3.8%上升至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