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在2022年一度大跌近6,000點,迄今累積下跌2成(截至2022.11.18),幾乎是近10年來最慘淡的表現。
到底這波修正要到何時才會落底?專家共識,因將可能進入一波獲利下修潮,台股在2023年第1季壓力仍大,建議採取「長線保護短線」策略,以長線趨勢布局度過短期市場震盪。
高基期+高庫存2大問題難解
台股2023年獲利預估保守
「台股獲利下修才剛開始而已。」安聯台灣智慧基金經理人周敬烈受訪時直言,無獨有偶,施羅德台灣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葉獻文也抱持一樣的看法。經理人為何看淡2023年台股的企業獲利表現?主要有以下2大問題:
1.高基期:近2年企業獲利暴衝,墊高基期後,再成長不易
過去2年,台股受惠於疫情下的產業優勢和供應鏈瓶頸,造就極為輝煌的獲利成長,無論是電子、金融、航運、原物料相關產業獲利都見到爆發性成長,使得2021年台股獲利衝破4兆元、2022年光是上半年累積也破2兆元,相比於疫情前2019年的1兆9,900億元,幾乎是翻倍跳,創造極高的獲利基期。
然而,這樣翻倍跳的超高成長率,並不能視為常態,不可能每年都有這樣的強力成長動能,一旦總體經濟環境轉變,此種超高基期就成為獲利下修的壓力,這正是2023年台股要面臨的狀況。
隨著經濟衰退的危機正在逼近,許多商品相關、景氣循環型產業,例如鋼鐵、航運、塑化產業獲利在2022年都已經開始下跌,在2023年對整體台股企業獲利都會是很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