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創下2.98%的傲人成績,在相對高基期下,市場普遍預期,成長動能可望持續。去年年底的估值多半在3%~3.5%,然而,開春後美中衝突未見降溫,反而刺激全球景氣更趨熱絡,加上諸多地緣政治與天災、人禍,使得缺貨聲四起,而位居關鍵零件供應核心的台灣,成了全球競相追逐的主角,因此推升國內景氣熱度。
2月的景氣對策信號直衝象徵熱絡的紅燈(40分),這是繼1989年3月以來再次出現40分的高分(詳見圖1),而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坐穩4.64%,並且有挑戰5%的態勢。
其他國家的景氣在今年亦有明顯的復甦,因為低基期與逐漸解封、解除邊境管制,都驅動全球景氣強勁成長。不過,在需求快速回升下,通膨也蠢蠢欲動。美國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達到2.6%,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更是高達12.01%,雙雙高於市場預期。
對於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一再聲明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至2023年,預計不久的將來會受到嚴厲挑戰。
在景氣復甦之初,因為剛脫離衰退,所以政府依舊會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而資金除了可以幫助經濟復甦之外,更是股債市的推手。從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同時推出振興經濟的措施(貨幣╱財政政策雙管齊下),預期經濟將出現強勁復甦,結果恐導致通膨的發生。理論上,Fed應該要採行預防性措施,調控貨幣供給才是,但是,通常政策都會有過度調整(overshooting)的現象,如同現在只顧經濟(擔憂能否確保經濟的復甦)無視通膨發生的可能性。
此一現象反映在資本市場就會產生股市資金不虞匱乏,因為資金存量大,而且有基本面(業績)成長的推力,而債市在初期會出現殖利率上漲(因為擔憂通膨),接著止穩並且出現反彈(但是回不去以往的低利率),直到通膨加速產生,債市再度崩跌。
政府積極投入基礎建設塑化、鋼鐵、水泥股夯
在這個過程中,股市的評價會受到利率上升而改變,因為利率上升、本益比下修。以本益比計算的目標價格下修,使得股價出現下跌,尤其成長股首當其衝。但是,真正的高成長公司只要成長幅度遠優於評價的修正幅度,股價依舊可以上漲;至於景氣循環股,受惠於經濟復甦,加上政府為了振興經濟而投入的基礎建設,屬於原物料的塑化、鋼鐵、水泥、航運等,也都會進入成長循環。不過,這類族群的評估指標為股價淨值比,因此,獲利成長反映在股價的槓桿效應遠不及成長股。
進一步對照盤面的結構,加權指數在2月22日寫下1萬6,579點的歷史新高,當時大多數主流公司的股價也先後創下歷史新高。但是,到了4月,加權指數多次突破1萬7,000點,不少2月創下歷史新高的公司,不僅缺乏續航力,股價反而下修,例如:PCB、CCL、被動元件等最為明顯。這些公司的特質正好介於景氣循環股與中度成長股之間;換言之,用股價淨值比評價是偏高,而用本益比評價卻不算昂貴。這也反映出在利率走升的利空與景氣復甦的利多交錯下,不同屬性公司的強弱走勢。
在如此多空混雜下,投資人要如何做出決策?筆者建議,可以根據不同公司的屬性與期間,各自選擇條件:
成長股為首選,而且成長幅度愈大、延續的期間愈長的標的就愈好,至少到明年不可以有「烏雲」。如此一來,當行情走到末升段時,亦即進入升息循環中期時,仍然能維持高檔不墜。半導體中高技術含量的IC設計類股,股價走勢穩且久,至於目前正熱的驅動IC,因為主要供應商退出與缺貨,所以獲利三級跳,使得股價飆漲後,本益比仍然不高,但是,此類公司的評價通常偏低。消費性IC過去幾年受到中國廠商惡性競爭的影響,導致成長與獲利受到壓抑,好在美國的制裁促使全球採購風向轉變,不再以價格為唯一取向,去年下半年才開始大幅成長。然而,高成長的態勢到了明年恐怕會趨緩,評價時要考量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