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似乎有在全球捲土重來的現象,像是歐洲出現變種病毒、美國確診人數增加、中國部分城市傳出半封城的訊息、台灣出現零星感染案例。大家原先期待可以藉由施打疫苗來解救這場危機,但是進度卻沒有想像中順利。
雖然疫情籠罩在全球上方的陰影揮之不去,但是市場上普遍預期,2021年上半年的景氣將優於2020年上半年。更讓人驚訝的是,全球金融市場無懼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的訊息,反而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回顧2020年,疫情對全球經濟金融體系帶來巨大衝擊。台灣中央銀行(以下簡稱央行)在2020年12月發布的報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及因應對策〉中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已導致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似已出現脫鉤的情形。」
之所以會如此,說白了就是因為目前市場上錢太多,而且太便宜。拿美國來說,2020年疫情爆發之後,為了避免經濟情況惡化,聯準會(Fed)在3月推出無限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因應,隨後又把基本利率降到0%到0.25%,美元持續貶值,美元指數已經跌破90,更別提歐洲央行也跟著重啟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全球資金到處流竄,往殖利率較高的股市和房市跑。
原本全球央行聯手推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是為了挽救疫情對全球景氣造成的傷害,卻意外引爆史上最大金融市場的泡沫。大家都知道,泡沫總有一天會破,但是卻又沉迷於金融市場大漲的喜悅中,沒有人願意戳破金融市場的榮景。
我認為只要疫情繼續存在,各國央行就不可能升息,金融市場依舊馬照跑、舞照跳。但等到疫情結束,央行繼續推行寬鬆貨幣政策的理由不復存在,就會開始收縮資金,屆時金融市場就會像洩氣的皮球,回到合理的價位。
海運缺櫃問題難解 帶動航運業榮景再現
談完經濟,再來談產業。2020年疫情意外引爆居家商機,居家辦公、網路教學、電子商務等相關產品及其供應鏈,火熱到不行。到2021年1月,這樣的現象更誇張,主要原因是大家擔心疫情會再度引爆,有可能造成供應鏈停擺,因此廠商提前備貨。
舉例來說,過去中國廠商在農曆年前會清空庫存,等開春後再來進貨,但由於2020年中國在農曆年後爆發疫情,許多工人因為封城無法返回工作崗位,導致中國沿海地區工廠停擺,引發全球供應鏈斷鏈。2021年,為了避免缺工和缺料事件重演,許多中國廠商選擇在農曆年前拉高庫存,並開出加倍薪資,鼓勵員工留在工廠加班。這樣的現象造成產業秩序大亂,廠商缺貨、漲價和搶貨現象相當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