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自2017年4月28日「現股當沖」的證交稅減半政策實施以來,至2018年1月8日為止,台股的日均成交量達到了1,474億元,相對於2016年的987億元,足足成長了49.3%。另外,至2017年11月底為止,當沖開戶數為4萬4,070戶,相對於2017年3月底的1萬9,944戶,增加了2萬4,126戶。
證交稅收入不受現股當沖交易稅減半的影響,不減反增,但是,現股當沖降稅後,一般的投資人到底是賺錢的多?還是賠錢的多?目前的說法是眾說紛紜,不過,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現股當沖降稅實施後,不僅台股的日均成交量明顯增加,而且現股當沖的投資人數增加,甚至有55%的投資人是獲利,高於降稅前的50%。
如果當沖走勢不如預期
留倉部位常讓虧損擴大
顧主委的說法顯然跟媒體報導有很大的出入,某家媒體報導:「像2017年12月當沖月均占比就衝上26.6%的高點,櫃買市場更是高達37.4%,且有5天超過40%⋯⋯。只是當月玩當沖的所有投資人,結算下來卻是一場悲劇,由於(2017年)12月正逢法人賣股實現獲利,聯準會再度升息,獲利了結賣壓不少,全體當沖客平均每天虧5,777萬元,顯示散戶想賺菜錢不但沒吃到,還吐回去辛苦存下的資金,白忙了一場。」
兩邊的說法顯然有出入,於是小哥就開始研究起當沖的數據,來幫大家找真相。根據證交所的資料統計顯示,2017年12月共有21個交易日,其中有17個交易日的賣出金額是高於買進金額。也就是說,當沖客在這17個交易日中,平均賣出的價格是高於買進的價格,但是,這裡還沒有計算交易成本。如果手續費以3折來計算的話,只有3個交易日散戶是獲利,而整個12月裡,當沖客一共虧損了7億3,327萬元(詳見圖1)。假設所有當沖交易人共有3萬人,代表平均每位當沖客虧損了2萬4,442元。
恐怖的事還在後頭,一般人在做現股當沖時,大部分都喜歡先買後賣,如果行情不如預期的話,有的投資人還會留倉,改天再出。這種當沖變成隔日沖,一旦隔天繼續套牢,隔日沖變成波段單的狀況,比比皆是,這將使得虧損變更多,因此,真實情況應該比圖1的數據來得差。因此在2017年12月,小哥相信當沖客賠錢的數字,肯定大於圖1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