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給了留在股市戰場上的投資人一些選股建議,現在檢討起來發現,加權指數的預估落差不大,1萬322點的出現,大概象徵最大的跌幅已經過去,事後驗證,大盤之後確實開始緩步攀升,開啟了2017年最後的「年底作帳行情」。而我個人採用技術分析所選出的強勢股,雖然在2017年的8月、9月都很管用,但是這次就很「掉漆」了,建議的標的,其股價表現只能說勉強持平,個股有好有壞。
《勞基法》修法餘波盪漾
衝擊人民對新政府民調
事後我也特別針對了11月15日至12月29日這1個半月裡,股價漲幅超過3成的強勢股做成分析,一共有47家公司,其中有10家公司,2017年前3季是虧損,占比約21%,如果再加計獲利不到1元的公司,占比大概會超過半數以上。
接著,從剩下的37家公司所屬的產業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被動元件族群多達7家公司(占比達14.8%),再其次就是偏向上游原物料相關的族群。這代表年底的「吹牛行情」不見了,因為可以讓投資人、法人埋單的新應用,沒有太多「新鮮感」,導致股價表現疲軟,不然就是股價早就已經充分反映基本面的預期。
至於股價表現亮麗的族群或個股,不是投機成分濃厚的標的,就是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老行業,因此結論是:最佳女主角從缺,檯面上由跑龍套的小咖出來串場。這和2016年同期的表現很不相同,當時半導體設備股、蘋概股、100G通訊相關供應鏈等,都跳出來表態,接著經過短暫整理後,股價再度翻漲5成到1倍以上,因此當年底的行情具有指標作用,這也是象徵一個多頭行情的先期指標。
反觀2018年戊戌年,這是一個混亂加上詭異的一年,需要釐清之處甚多,能否直指問題核心進行剖析,是未來決策的關鍵,否則就會像北京的霧霾一樣,讓人看不清方向且危害健康(投資)。
我們回歸到影響股市的3大要素:信心、利率、通膨。台股從2016年總統大選後,全民信心高漲,雖然其間對岸動作頻頻,但是人民對於新政府將帶來的變革充滿期待,而1年多的蜜月期過去,幾項涉及利益團體的重大法案:年金改革、《勞基法》等,雖然陸續完成,但是牽動的層面太廣,至今仍餘波盪漾,衝擊新政府的民調,也讓社會氛圍陷入低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