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紐在選擇權市場做的是賣方,也就是俗稱的「莊家」(詳見選擇權小教室),且鎖定週選擇權(詳見名詞解釋)來做、每週結算入袋。他說,買方是以小搏大、像買彩券的人希望能中獎,賣方則是希望賣出不會中獎的彩券,所以做賣方最重要的功夫就是—判斷指數不會到的位置、只賣出不會中獎的彩券。
名詞解釋_週選擇權、月選擇權
台指選擇權中,一週到期結算的稱為週選擇權,一個月到期結算的稱為月選擇權。台灣期貨交易所在2012年12月推出週選擇權商品,每週開倉( 開始交易日) 是星期三, 交易到下星期三結算, 比如說「08W4」就是8月第4週的選擇權商品。與月選擇權不同的是,週選擇權合約履約價間距為50點,也就是在9,000點和9,100點之間有9,050點的合約。另因月選擇權在每月第3個星期三結算,所以沒有第3週的週選擇權,只會在月選擇權的商品上加掛相隔50點的契約。
控管風險》
看盈虧前,應先看「風險指標」隨時要維持在300%以上
以彩券為例子,是要說明選擇權賣方的特色是經常賺錢,但偶爾可能大賠一次(即碰到市場大幅波動的黑天鵝事件),因此以長期累計的總績效來看,賺賠的關鍵在於風險控管是否得宜,才能在黑天鵝出現時,盡可能控制損失,持盈保泰。
因此,丹紐非常重視帳戶風險控管,很多人只在乎每日帳戶的盈虧數字,但他指出,整個戶頭裡最重要的數字是「風險指標」(詳見名詞解釋),它大致的意義是「帳戶清算的價值大於浮動部位市值的倍數」,他會讓自己的風險指標維持在300%以上,也就是只動用戶頭裡約1/3的錢下單,保持安全距離,就不怕指數上下震盪,因為當帳戶市值明顯減損時,可能被期貨商追繳保證金,會讓自己慌了手腳。
名詞解釋_風險指標
風險指標為帳戶權益總值相對於應收保證金加上未沖銷選擇權市值之風險比率,依台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的計算公式如下:風險指標=權益總值/(原始保證金+未沖銷選擇權買方市值-未沖銷選擇權賣方市值+依「加收保證金指標」所加收之保證金)。此比率中分子的權益總值,指的是當日帳戶之清算值,也就是包含未沖銷選擇權之市值,分母則是已動用的保證金+選擇權部位市值,至於「加收保證金」係指投資人單一商品未沖銷的部位、超過台灣期貨交易所規定的比率,期貨商需加收保證金的部分。
丹紐說:「風險指標就像一個碼錶、讓你有個準則,就像開車時要隨時注意引擎會不會過熱。」他剛入門的前1∼2年,風險指標常下在100%多一點,他形容,「當時是『青瞑不驚槍』(台語,指瞎子不怕槍),所以常下得『頭殼冒煙』,但現在讓自己的風險指標維持在300%以上,就『涼勢仔涼勢』(台語,悠哉的意思)。」
依台灣期貨交易所的解釋,風險指標正式解釋是「帳戶權益總值(當日帳戶清算值)相對於原始保證金加上未沖銷選擇權市值之風險比率」;簡單地說,分子就是戶頭裡的錢+現有選擇權的市值,分母就是原始保證金+現有選擇權的市值;而丹紐維持風險指標300%,也就是當日帳戶的清算價值,大於原始保證金+現有選擇權市值的3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