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在1996年前後,有一次經過母校,巧遇許久未見的經濟學老師,聊起畢業後的工作情形,言談中魏老師提及師母對於股票投資相當有興趣,於是邀我至家中一敘。當時的我僅經歷2年股票市場的洗禮,因為機運不錯,躬逢半導體的大多頭,於是用成長股的概念大談聯電(2303)、台積電(2330)、華邦(2344)等公司的投資邏輯、產業前景。
事後聽說師母(也任職於某大學教授會計學)就以這些原則作了不少功課,然後投入資金,但從後來的股價變化推斷,好像高檔套牢了不少(雖然我是用這些觀念去投資,也賺到一些錢,但其實是誤打誤撞買在低點的緣故)。我真是不肖的學生,魏老師真是「遇人不淑」,教到一個學藝不精的學生。
問題出在哪裡?一語道破就是「用錯指標」4個字,半導體屬於標準的成長型景氣循環產業,雖然在景氣循環的前面有加上「成長」兩個字,但景氣循環的力量,才是驅動公司盈餘成長的關鍵,面對這類型的公司,衡量標準不應該用本益比,「股價淨值比」才是正確的指標。
用股價淨值比 評估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