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係依據作者在大專院校(成功大學企管系所、逢甲大學財金系所、第一科技大學財金學院等)擔任教職,講授期貨與選擇權、衍生性商品及財務工程等相關課程20多年的經驗,以及業餘在實務操作上的心得,並萃取作者在國內外期刊發表過100多篇學術論文的精華,其中在《期貨與選擇權學刊》上發表的3篇(2013a、2013b、2015)論文,成為本書的重要理論基礎。
本書歷時3年完成,分為10篇,每篇都以撰寫學術論文的嚴謹態度下筆,句句有所本,不含糊帶過。因此,常可發現創見、新穎的觀念。先撇開交易理論中的第4篇〈選擇權報酬分配與獲利機率〉及第5篇〈選擇權交易站在買方或賣方──理論分析〉,這2篇內容不太可能在其他書籍發現(除了上述作者的論文外),即便在討論選擇權的一般特性時,有些特性的討論往往被其他教科書含糊帶過,但本書卻能追根究柢,提供嶄新的觀點。例如,歐式賣權(European Puts)的價值是否與到期日的長短呈正相關,大部分教科書若不是避談,就是含糊解釋,本書卻明確舉證認為「不一定」。
本書適合大專院校學生作為參考書、教科書或尋找研究題材,以及對選擇權交易的操作有興趣,想獲得扎實理論依據的實務界人士使用。目前台灣選擇權交易量在全世界排名上,舉足輕重,選擇權的交易極需專業性知識,可惜坊間一般實務性,專門介紹選擇權交易的中文書籍不多,即使有,往往是片面的。坊間雖也有一些大專院校的選擇權教科書,但對選擇權交易的介紹缺乏完整性,也不夠深入,本書可彌補這些缺陷。對於資深的業界朋友,本書可以充實你的專業知識;對於有志踏入這一極具挑戰性工作的新人或選擇權的初學者,本書可以提供給你完整的、有系統的練功指引。
本書所謂「選擇權交易原理」並不著重於艱深的定價理論,這些內容在「選擇權理論」中雖然重要,成千上萬的學術論文在討論這些問題。但對大多數的交易者而言,助益不大,因為在實戰交易中,交易者很少有時間去關注「真正」價格應該如何(可能也沒有人知道),而是這些價格所隱含的波動率(Implied Volatility)變化。因此,定價方面,本書著重於基本的觀念及定價原理的介紹,如選擇權的基本特性(詳見第2篇)及Black-Scholes-Merton 模式(詳見第6篇)。因此,為了讓讀者能容易了解原理,輕鬆的閱讀,本書僅保留闡釋原理所必要的基本公式。雖然減少了複雜的公式,但本書對於原理的來龍去脈,闡釋得相當細膩詳盡,並有交代文獻的出處,有需要的讀者可繼續追蹤原始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