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2》被挑出的股票不僅要夠便宜,獲利還要比前一年成長才能勝出。個股符合以上2個條件後,楊禮軒會用財報進一步確認個股狀況後才買進。針對這些新加入投資組合的個股,楊禮軒並不會一次大量買進,而是少量持有,讓自己對這檔個股慢慢增加熟悉度。不過,針對熟悉的股票,楊禮軒可說是「大手筆」!
這就是2016年的第2大事件。楊禮軒回憶,他投入股市以來,大筆賣出超過10張以上的股票只有2檔,其中1檔在2014年以前,另外1檔就是在2016年。
殖利率過低就賣出 並將獲利轉進具成長性的個股
2 0 1 6 年下半年, 他陸續賣出日友(8341)12張,當初進場成本平均每股為54元,出場則在平均每股154元。他持有日友約1年5個月,光價差就賺了120萬元。這筆收入,楊禮軒大手筆的買進了50張大豐電!
為何賣出日友呢?楊禮軒表示,主要有2個原因:首先,當時日友的本益比達29倍,這表示若在獲利不成長的狀況下,投資人要29年才能拿回這個市值的金額,而2016年日友配發的現金股利僅3.5元,12張可領到4萬2,000元,但賣出獲利達120萬元,等於已經賺回28年的現金股利了。
第2個原因是,資金應該要追求較高的報酬率,所謂較高的報酬率,楊禮軒是以殖利率判斷,當2016年日友本益比在29倍時,殖利率不到3%。所以楊禮軒賣出日友,將資金轉進他認為是短期利空而下挫的大豐電。
至於2017年,楊禮軒表示,他仍會維持一樣的選股標準。他提到,目前很多個股股價都已在高檔,要找到符合他選股標準的標的不太容易,「但我仍不會對市場充滿無謂的樂觀,我希望市場有回來或股價下跌的時候,再挑出符合我標準的個股。」他強調,「我不會追高,所以我也不怕跌。」
但楊禮軒也說,上半年不打算大動作買賣,因為「兩稅合一」法案仍未確定,若可扣抵稅額取消,將會造成投資人的實質報酬率降低,所以要求的報酬率須再提高,因此他打算待法案通過後再做調整。

小檔案_楊禮軒
◎出 生:1973年
◎學 歷: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現 職:暢銷財經書作家
◎著 作:《算利教官教你:存股利滾利 年年領百萬》
◎操作戰績: 2007年從65萬元開始投入股市,迄今將股票資產放大25倍以上,
2016年年領股利達1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