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3》定期檢視目標達成率
目標訂得再明確、進度表擬得再詳細,還是可能無法如期達成,因此,開始執行計畫後,要養成習慣回頭追蹤目標的達成率,才能掌握實際執行與原計畫的偏離程度。如果偏離得太大,就代表要適度進行調整。假設阿明現在25歲,除了想完成換車的心願之外,更希望能在30歲時存到30萬元的結婚基金,40歲時存到買房的頭期款80萬元,他打算採用目標並進法,製作成他的進度表(詳見表1)。
檢討時如果發現執行有困難
應更改完成的金額或延長時間
製作進度表後,阿明就能知道要達成這些目標,每月要存下2萬3,500元。執行的過程中,如果他某個月未能達成階段任務,就會註記下來,提醒自己未來要記得補回,以便達到定期檢視進度的目的。
王麗文提醒,達不到目標可能是計畫的內容違背自己的本性或習慣。例如:明明每年都要出國,但是,為了達成目標而捨棄出國,反而會因為過去的習慣無法被滿足,而把錢花在其他的地方作為補償。因此,她建議,可以先溫和調整現有的消費模式,像是把出國預算調低,或將國外旅遊改為國內旅遊等,才不會產生反效果。
如果你已經努力開源節流,還是無法按照計畫完成,可能是計畫本身設定不佳的關係,就應該更改目標完成的金額與時間。譬如說,阿明買國產新車的負擔太大,就可以改買3年內的二手車,預算大約為30萬元,整體每月必須存的金額只剩約1萬8,000元。另外,他也可以選擇延長目標實現的時間,例如:把買車的時間延到5年,整體預算金額沒變,但是,因為準備的時間增加,每月應存金額會下降至1萬6,000元左右,負擔降低。
當然,如果阿明的薪水提高,也能把實現目標的時間縮短,或考慮把目標金額提高,追求更好的品質。因此,定期檢視目標的達成情形,就是為了確認自己離達成目標還有多少缺口,或已經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