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起飛的時候,只要開始投資,績效很快就會看到正報酬。而我在2000年轉換跑道到財經雜誌上班後,開始密集接觸各種投資訊息,我也開始試著單筆做波段投資,一開始從每筆5萬元開始試單,只要選對市場,每筆至少有10%的報酬。
投資了幾次有信心後,我就維持每次單筆進場以10萬元為單位,這樣的方式是讓我自己很清楚在每一次獲利出場後知道「淨獲利」是多少。
舉例來說,拿10萬元投資A基金,網路銀行對帳單顯示獲利12.8%,當我決定贖回,在扣除相關的銀行信託管理費、贖回手續費或其他費用後,可能入帳金額剩下11萬2,000元,若再扣除當初的手續費2,500元,等於淨獲利只有9,500元,實際報酬率僅9.5%。
之前在科技泡沫慘賠的經驗教會我:不要貪心,有賺就跑。單筆投資只要獲利超過15%或是20%我就贖回,雖然事後證明,那檔基金持續上漲,但我並不覺得可惜,對我來說,用10萬元賺到2萬元,約當半個月的薪水,就心滿意足。
不過,當操作順遂,胃口會被養大,我的停利點也慢慢地往上調高至25%、30%。對於單筆投資的市場,我會選擇已經定期定額一段期間的基金,原因是長期投資,比較能掌握這一檔基金的淨值變化,例如該檔基金的淨值大約是在20元∼35元間,只要市場跌,淨值掉下來,我就買進,到達預設停利點,就賣出,同一檔基金也可以來回波段操作,獲利最多的當屬礦業基金,一個波段可以獲利40%。
只買保障型保險
年繳保費控制在3萬元以下
因為自認投資屬性很積極,因此我並沒有用儲蓄險來存錢,我認為保險就是把保障做足,用來抵禦風險的工具。以我的保險組合來看,我只有買終身壽險、定期醫療險、癌症險、意外險與定期殘扶險,年繳保費控制在約3萬元以下。
媒體業說真的加薪速度並不快,但我靠投資來幫自己加薪,每一年多個幾萬或是10來萬元的收益,對我來說等於是年終獎金多了一份,差異只在這一份不是老闆給的,而是我自行打造的年終獎金。
不管你是哪一種理財方法幫自己加薪,只要找到適合、操作順手的方式,任何一個時間點起步都不嫌晚,最怕的是你一點都不想改變,一方面抱怨薪水不漲,一方面卻無法節制消費,錢永遠都不會留在你身邊。
四寶媽的精省育兒法寶
很多人聽到我有4個小孩後都超驚訝,認為在台北市要養4個孩子負擔很大吧?的確經濟壓力不小,不過,我向來用精省的方式養孩子,花費不如想像中的高。以下分享2個精省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