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2》具有龍頭地位
公司競爭力強,與同業相較位居前列,被取代的風險就會降低,自然能長期都維持穩定的獲利能力。
條件3》配息來源並非來自業外收益
如果是靠處分資產或業外投資收益而拉高配息的個股,一旦營運持平且沒有再處分業外利益,股利殖利率將大幅降低。因此,選股時最好剔除業外獲利的貢獻,計算真正來自本業獲利所配發的股利,這樣殖利率才不會失準。
瞄準5大族群
殖利率逾4%時可買進
從上述的條件中,我們可以篩選出5類高殖利率的族群:1.電信股,包含中華電(2412)、遠傳(4904)、台灣大(3045);2.公用事業股,包含大台北(9908)、台汽電(8926)等電力、瓦斯、環保等相關事業;3.電子業龍頭股,包含台積電(2330)、技嘉(2376)等;4.電子通路股,包含大聯大(3702)、聯強(2347)、文曄(3036)、豐藝(6189)等;5.汽車零組件股,尤其是特定零組件會受到客戶訂單擴大提高出貨量,而且因為認證不易,所以汽車業內的訂單量很穩定,至少都會供貨2年∼3年。可以參考的公司有包含帝寶(6605)、江申(1525)、劍麟(2228)、智伸科(4551)等。
如果是營運穩定的產業,例如電信業、公用事業等,施生元認為,宜在殖利率逾5%時買進。如果是具有成長前景的公司,因為市場給的評價較高,所以殖利率多半沒有5%,但是,基於其成長性與資金擁護度,只要殖利率逾4%時也可以挑選,賺到價差的機率相對較高。
波段操作》除權息前將獲利入袋再回補
在除權息前後,因為股價波動大,所以個股的殖利率變化幅度也大,建議投資人可以按下面3種情況操作:
情況1》除權息前股價漲、殖利率下降時先賣一半
如果除權息前股價上漲,導致資本利得(價差)明顯高於配息,並且是因為資金行情推升或大盤氣氛較佳帶動上漲時,可以先調節一半以上的持股,讓獲利入袋。例如:以100元買進、殖利率5%的個股,當股價上漲到115元時,資本利得15%,股利殖利率則降至4.3%。由於資本利得遠高於除息帶來的收益,因此投資人可以先賣一半持股,讓原本只有5%的股利殖利率,提高到10%(〔(5%×1/2)+(15%×1/2)〕)獲利率。
情況2》除權息後,視殖利率下降程度回補或加碼
如果判斷今年獲利與明年配息狀況都能持平,甚至更好,那麼除權息後,當股價走勢持平或下跌(貼權息),造成股利殖利率拉高,投資人就可以考慮在除權息後回補持股。
假設今年、明年每股盈餘都是5元,同時配發4元的股息,除息日當天股價從100元變為96元,殖利率從4%提高4.16%,此時就適合加碼。但是,如果今年配4元,明年可能會因為景氣不佳、獲利轉差,所以只能配3元,此時即使股價壓低,股利殖利率提高,都不適合參與除權息,更不宜加碼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