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汽車零組件當中,可依出廠原車零件及售後維修零件分類(詳見圖3)。其中AM(非正廠零件)是唯一非原廠認證的零組件,因此在多數國家,AM產品都需要再次通過認證,比如CAPA(CertifiedAutomotive Parts Association,美國合格汽車零組件協會)才能在當地販售。
台灣目前汽車零組件廠商多以OEM(原廠委託製造)與AM代工為主,不過台灣內需市場小,因此這些汽車零組件大多以外銷為主。
當汽車各個部位的零件都完成之後,就會進入組裝階段,也就是進入汽車供應鏈的中游。在中游的組裝廠中,會經過焊接、塗裝等流程,並安裝好輪胎、方向盤、儀表設備及座椅等汽車內的配備,再通過各種測試,才算是走完整個生產流程,進入到下游的銷售階段。
最後,下游即為平常可見的各大車廠品牌,主要為銷售或代理,並在售出車輛後,負責後續的服務。台灣由於國內市場較小,通常中游與下游的廠商會整合,或是隸屬於相同公司。因此,投資人若要布局汽車概念股,相較於中下游公司,通常會建議以外國市場為主的上游汽車零組件廠商,由於其容易受惠國際間的新趨勢,較有成長空間,會是較佳的選擇。
致勝關鍵2
從車展新題材與新技術關注供應鏈個股
既然汽車需要的零組件種類繁多,投資人該從哪些方面挑選呢?周俊宏指出,從業績、營收,或是新的題材與趨勢著手,都是挑選汽車零組件相關個股時可觀察的指標。
在營收方面,周俊宏表示,當個股營收有高度成長、同時改善獲利結構時,通常就會帶動股價上漲。因此他建議,如果要布局汽車類股,可在前一年度約11、12月觀察並準備買進,在第1季才會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