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很有自己主見的陳斐娟,也不是事事都聽母親的話。還在念書的她,也會反抗母親的嚴格教育,甚至不惜以蹺課等叛逆行徑來表達抗議。「不過長大了,就覺得她的話還是有些道理的。」她笑著說,而這個「有道理」,也反映在她的投資行為上。陳斐娟回憶,母親很喜歡買房子,因為她小時候家裡窮,沒有自己的房子,長期流離失所。所以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買一間自己的房子,和家人一起住。而母親買賣房子,也的確有賺到錢,因此很鼓勵下一代,長大後一定要買房子。
總結長期以來的理財投資經驗,陳斐娟說,有5大招式:
【致富招式】
1.釐清想要與需要,收入分3專戶管理
陳斐娟說,任何人的第一桶金,都是「存」出來的。想存錢其實沒這麼困難,首要是分清楚「想要」與「需要」的差別。她說,主持工作需要打扮,但她不逛街、從未買過名牌,上街只購買工作與日常生活需要的衣物,一年治裝費不超過2萬元。「逛街是想要,沒有目的容易亂花錢;購物是需要,有目的且能控制支出。分得愈清楚,存錢的速度與比例愈快。」
因為懂得分配想要與需求,因此陳斐娟開始工作時,儲蓄率高達50%,她聽從長輩的建議,把存下來的錢都拿去跟互助會,但其實跟會的規則,她一竅不通。「快要到期前,被會頭倒會了,剛出社會頭1、2年的收入,全都沒了。」也因為這個經驗,讓她體會到,存錢一定要慎選安全有保障的管道,才不會讓過去的辛勞,化為烏有。
◎存錢之餘,額外學習投資自己
只是她也強調,存錢雖重要,但也不能傻傻地「死存錢」,其他事都不做。她建議可以把收入分成3部分:分別是「存錢」、「投資自己」、「生活開銷」3個專戶。其中,「投資自己」很重要,是拿來學習、自我投資之用,例如作為拓展人際關係的餐飲費用,或是工作之餘,抽空參與學習的費用。剛開始出社會的年輕人,存錢比例一定會比投資比例高,等存到第一桶金後,存錢比例自然下降,而投資自己的比例會拉高,進而再增加「投資金融工具」等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