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股小賺卻成賠錢開端 靠自我進修反敗為勝
雖然定期定額投資失利,但王俊忠仍認為投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此他開始為這筆資金找一個新的出路,也嘗試過單筆買基金,半年內小賺20%,但因為公司每年配股,為了解股票,他一股腦投入股市研究,發現自己對股市的興趣,更勝於基金,於是在工作之餘,開始研讀股市書籍、蒐集產業資訊。
因為身處電子產業,和買基金一樣,王俊忠一開始都鎖定電子類股,尤其是和他工作接觸較多,或有上下游關係的企業,更會關切其股價的波動,他會以KD指標與月均線來判斷認識的公司股價是否合理,覺得趨勢往上就買入,在2002年,他看線型是多頭、媒體說手機產業前景樂觀,以40元買入手機概念股大霸(編按:已更名鼎創達,股號5304)2張股票,半個月後以50元賣出,短短十幾天就賺了2萬元,他覺得,原來股票也很好賺,沒什麼困難。
但這「感覺沒什麼困難」的買賣方法,反而成為王俊忠日後投資挫敗的開端。他見獵心喜,持續運用和上次買大霸一樣的判斷邏輯,以KD值與月均線表現,判斷認識電子企業的股價趨勢,進場買賣,沒料到和上次的結果不同,變成「怎麼買、怎麼跌」,而且還不懂及時停損,直到已慘賠才認輸,有時50元進場,出場時只剩下20幾塊,手上持股套了又套,他看了自己的選股判斷方式,各指標還會產生衝突,讓他備感困惑,理科人的天性告訴他:「一定要找出邏輯」,於是他開始到書店,把所有談股票的書都搬回家看,大量判讀個股的基本面與市場走勢,重新研究自己的選股邏輯與買、賣點判斷哪裡出了問題。
在大量研讀、蒐集資料後,他選擇的個股,還是以波段操作電子股為主,但是一改過去用技術分析,只看熟悉公司的做法,而是透過4個動作,建立自己的買股邏輯,改用此方法後,他在2009年以200萬元進場投資,陸續加碼贖回,近2年年報酬40%,以下是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