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錢會反省,賺錢卻也沒讓溫國信心態鬆解。他回顧這波大賺是因為他「認為」證券股受惠行情攀升,但是背後卻缺乏務實的財務結構分析。這對學統計出身的他來說,仍覺得不夠踏實,甚至是運氣好才大賺。沒搞懂自己為何賺賠的他決定再次退場觀望,繼續做研究,他給自己的目標是:在沒有找出一套能穩穩賺錢的方法前,寧願不碰。
致勝習慣2》投資法需適合個性,同時通過市場考驗
退出股市後,溫國信專心研究,接觸了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的2本書:《證券分析》與《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並把市場上所有與巴菲特相關的書全部買來研讀,就這樣又研究了5年。
直到2005年,溫國信從價值投資的觀念出發,歸納一套以股利殖利率為核心的操作方法,將其命名為「雪球股投資法」。
這套方法是透過一套殖利率選股公式, 以5年股利殖利率為參考依據,先篩選出高殖利率的股票,輔以個股基本面、每股純益、毛利率等財報數據判斷是否值得買進。溫國信試用這套方法,發現非常適合自己的投資個性,同時在市場上的實際操作成效也相當不錯,因此才確立作為自己長期遵循的投資法。
致勝習慣3》鎖定中低價優質股,以量放大獲利
溫國信依照他自己十餘年的投資經驗, 列出一籃子的好股票,稱為「倉儲股」,再用5年平均股息為根據,精算出每一檔股票「便宜」、「合理」、「昂貴」的價格,每一次的買或賣都可以進出有據,只要低於合理區間就用力敲進。
溫國信表示,進場成本太高,股息無法彌補股票可能跌價的損失,因此他過去偏好股價在20~30元的股票,一來下檔風險有限,二來還有機會現金股息、股票上漲雙頭賺。如果等不到好價位,他就寧願按兵不動,因為他比喻:「股票投資要『守株待兔』,先尋找兔子會出現的地方,然後耐心等待,等待合理的價格,甚至低於合理價的時候再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