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最佳5檔
了解既定規則後,就可以準備開始買股投資了,交易時可採市價或限價,市價是當時市場即時成交的價格,如果決心一定要買到(或賣出),有可能把成交量很少的股價,買到漲停板的價位。因此建議一般投資人,特別是存股投資人,都採用限價交易即可,今天買不到,以後還有機會,不必心急。但用限價買股票,投資人該設什麼價格,能在可接受的價格範圍內,讓交易順利完成?這時候就可以參考最佳5檔。
所謂的最佳5檔,其實就是還「未成交」的最佳5檔的價量資訊,也就是盤中個股撮合成交後,台灣證券交易所會呈現即時的成交資訊,以及對買方和賣方來說,當下最佳5檔的委賣價、委買價,以及委託量。
4. 出價幅度
知道出價方向後,就可以實際開始設定買賣價了,但是在台灣,股價除了漲跌幅的限制之外,還有股價升降幅度的單位限制,而股價漲跌的單位分為以下6級,因此在買賣股票時,若採用限價來制定價格,則出價增減幅須符合升降幅度的單位限制,每個最小升降單位又稱為「檔」。
【範例】11月5日亞泥開盤價為36.3元,由於股價介於10元∼未滿50元之間,股價漲跌最小單位為0.05元,假使要採限價買賣,設定價位時,增減必須為0.05的倍數,也就是如果要出更高的價格,只能從36.35元開始,接著依序為36.4元、36.45元⋯⋯以此類推。
▲出價增減幅限制
5. 股價計算方式
成交金額=成交價格×成交股數
設定股價後,就能進一步計算成交之後的成交金額,在台灣,股票每股面額一律為新台幣10元,而個股的最小交易單位為1「張」,每張含有股票1,000股,因此1張股票的面額為1萬元(10元×1,000)。然而,實際在股票市場上交易的價格為市價,因此應以成交價格(個股的市價×成交股數。股票新手特容易被「面額」與「市價」搞混,一定要特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