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出手,不是住宅,而是相對高單價的店面,她怎敢如此大膽?原因很單純,「因為那時候上課,講師們都說店面增值空間最大」,全憑這股憨膽,寶姊到處去看店面。
當時她與朋友看了20幾間店面後,在新北市永和區永貞路上看到一間1、2樓一起賣,權狀加起來約50幾坪的店面,她盤算1樓出租店面,2樓還可以租給小家庭,可以收到兩份租金,似乎是很划算的投資。她以1,550萬元購入,裝潢費花了30萬元後,打算連仲介費都省下來,自己PO網找租客,沒想到這卻是噩夢的開始。
因為1樓騎樓地板比店面地板低,要爬3階才會進到店面內,室內店面只有20坪出頭,5個來租的客人有3個嫌太小、要爬樓梯不易吸引過路客,剩下2個想經營小吃店,寶姊又不想要租給餐飲業,因此空了5個月,而前來看2樓的租戶也表示不知道樓下未來會開什麼業種,承租意願不高。
為了省仲介費,寶姊一切得靠自己,等於是每接到一通電話就得從中和跑到永和一趟,租金還沒賺到就把自己累慘了,加上每個月還要繳5萬元的房貸壓力,後來寶姊就趕緊脫手,以1,710萬元賣出,扣除成本,還小賺100萬元。
從第一次購屋的經驗,寶姊學到以下的教訓:①店面坪數大約30坪比較恰當,適合的業種最廣泛;②離捷運站近,人潮多才好招租;③店內地板最好與騎樓地板同高;④招租委託仲介,付一點服務費讓仲介去交涉,可省卻麻煩;⑤不要買2樓,因為比1樓店面更不好出租。
第二次出手,寶姊謹慎多了。這一次,她從自己住了20多年的新北市中和區開始找起,在景平路找到一間離捷運站不到200公尺的店面,開價1,850萬。這時候剛好是2009年房地產受到金融海嘯波及,房價下跌之際,寶姊又打聽到屋主剛好失業,房貸吃重,因此大膽砍價,以1,600萬元成交。這是一間30多坪的店面,位在捷運景安站附近,買進後順利出租給美髮業,簽5年長期租約,月租約3萬5,000元。目前這間店面已增值到3,000萬元以上,而未繳清的房貸僅760萬元,每月本息一起攤還,房貸約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