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外,她也學習投資海外基金。當時她幫兩個孩子買的躉繳保單是每月領回1萬元,她再拿出1萬元湊成2萬元,定期定額買新興市場基金,像是拉丁美洲基金、東歐基金、亞洲基金她都有投資,操作的邏輯很簡單,只要獲利達20%~30%,她就贖回一半,再繼續扣款,贖回的錢則拿來當作單筆投資的銀彈。
不管是連動債或是基金標的,寶姊都不全然聽理財專員的建議。「理專說有多好有多好,不要相信,要自己做功課」。寶姊下了班後常去聽免費的理財講座,最高紀錄一週可以跑4場。講座聽多了,投資嗅覺愈來愈敏銳,加上2003~2007年正逢多頭市場,容易獲利,寶姊一年的基金獲利約可以有20~30萬元,平均年報酬率約有10%以上。
投資不可能一路順遂,2008年金融海嘯讓寶姊學到寶貴一課,原來高風險標的跌起來這麼驚人,幸好寶姊投資性格就是不貪多,一見苗頭不對就先跑。
2008年9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市場急轉直下,一路急殺,寶姊一見不對勁,10月趕緊贖回連動債,寧願小幅虧損5%出場,所幸,也算運氣不差,沒有買到雷曼兄弟發行的連動債,不至於蝕了大本,但從此後,她再也不碰連動債。
寶姊手上的股票型基金帳面也由盈轉虧,小賠3%時她就果斷把2/3部位轉到有配息機制的高收益債券基金,其他部分則贖回,先握住現金。這些配息基金的月配息,也成為她目前的第2道現金流來源。
成功心法3》買店面長期收租,養出第3筆現金流
金融海嘯讓寶姊重拾保守投資思維,她感覺退休後除了靠保單收益與勞保退休金,好像還不夠,於是在參加多場不動產講座後,寶姊萌生買店面收租的念頭。她盤點自己的口袋後,包含贖回基金與當時到期的保險滿期金,約有600多萬資金,她以店面貸款成數6成反推,約可以負擔總價1,500萬元的店面。